从平江芭蕉村的寒门少年,到带领“中国制造”跻身全球电子数码领域顶尖阵营;从广东研发一线的技术骨干,到响应湖南“校友回湘”政策的产业链领航者——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99届校友、深圳市元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徐业友,用近20年时光,在创业与反哺家乡的道路上,书写了湖湘子弟敢闯敢干、知恩图报的奋斗篇章。
平江农家走出的逐梦者:从山村到校园的蜕变
在湘东北的平江芭蕉村,泥土的芬芳里藏着徐业友童年的记忆。作为一名农家子弟,他深知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的道理,凭借一股不服输的韧劲,最终考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,成为村里少有的“读书人”。彼时的他或许不曾想到,这所学校将成为他日后闯荡世界的“起点站”,而他也将从这里出发,一步步走向全球市场的舞台。

走进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校园,林荫道旁的实训楼依旧承载着无数学子的成长记忆,这里也曾是徐业友汲取知识、锤炼技能的“主战场”。在数控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习中,他不仅掌握了机械制图、钳工实操等核心技能,更在学校的培养下,练就了自主学习、持续迭代的能力。“我读的是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专业,在机械制图上面打下的基础是非常深厚的。当年我们去广东打工,无论是做工程师还是做研发,机械制图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。学校三年的积累,给我后来的转型和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。” 回忆起校园时光,徐业友的话语里充满了感激。
南下闯荡,技术奠基:从工程师到创业者的觉醒
上世纪90年代末,怀揣着梦想的徐业友南下广东,一头扎进技术研发的浪潮中。在广东的十几年里,他先后服务于华为、格力、苹果、富士康等国内外知名企业,从基层工程师做起,参与攻克苹果手机、电脑、平板电脑的制造加工设计工艺,亲眼见证了“代工”模式的局限与“原创”的价值。
“在创业之前,我一直从事技术研发工作。当我真正决定去创业的时候,其实很难接受仿冒——因为本身是搞技术的,我们这帮70后、80后的工程师,跟国内外企业的工程师一起攻克各种制造加工设计工艺时,这种体会会更加深刻。” 徐业友的话语里,藏着对技术的敬畏与对行业现状的思考。

正是这段经历,让他坚定了“做原创品牌”的决心——他要打破“代工低利润”的困境,让“中国制造”凭借核心技术站上全球舞台。
创立元创,坚守原创:十年磨一剑的品牌之路
2009年,深圳市元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。“我们公司原本想叫‘原创时代’,但‘原’字注册不下来,所以改成了‘元创’。我们企业的英文名称,就是‘原创公司’(original company)的组合词。” 采访中,徐业友告诉记者,创业伊始,“原创”就是企业文化的核心。


然而,原创之路远比想象中艰难。“我们坚持原创,要付出非常大的精力和成本——不管是产品研发、营销推广,每个环节都要投入大量精力和成本。”深圳市元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总经理刘美玲的几句感慨,道出了原创路上的艰辛,“原创之路既是对企业的考验,也让企业时刻顶着巨大的压力。”
但徐业友从未动摇。他带领团队从用户洞察出发,深耕细分市场,用原创产品打开全球市场的大门:“我相信,只要我们坚持原创,就一定会被全球用户认可。这也是作为原创品牌最骄傲的地方。”


十年磨一剑,如今的元创时代旗下品牌ORICO,已成为全球电子数码领域的顶尖品牌,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年营收超10亿元,员工规模达700余人。“经历了这十几年的发展,我觉得原创精神让我们公司每一步都走得很踏实,未来的发展也会有很高的上限。”深圳市元创时代科技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明的话,既是对过往的总结,更是对未来的期许。
政策感召,回湘兴业:湖湘子弟的责任与担当
“回湖南发展,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想把在广东多年积累的经验、理念带回家乡。”徐业友的话语里,满是对家乡的眷恋与责任感。他告诉记者,特别是近年来湖南“校友回湘”政策与人才高地建设举措,更让他坚定了回乡发展的决心。“省委、省政府发布了很多针对人才的优惠政策,还有不遗余力引进人才的力度,这是我决定回湘创业的关键。”徐业友坦言,湖南全力打造人才高地,为他们这些回湘创业兴业的校友解决了最大的难题。



带着这份信心,徐业友开启了“反哺家乡”的行动:在长沙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,为技术研发搭建平台;更牵头将广东10余家核心供应商引入岳阳,以产业链“链主”身份推动细分行业数字化升级。
如今,元创时代已在湖南构建起“研发在长沙、制造在平江、贸易在岳阳”的协同格局,借力岳阳城陵矶港的物流优势,让“湖南制造”直通全球市场。
“校友回乡不只是回来看看,我们一定要把在沿海城市学到的、积累的先进技术、经验和理念带回湖南,扎根湖南,同时把眼光投向全球市场。”徐业友的话,道出了无数“校友回湘”创业者的心声。
作者:郭辉
责编:邱梦
一审:邱梦
二审:梁媛
三审:胡广宇
来源:湖南教育融媒